3/22/2011

喀嚓聲下的生命風情

在《家庭相簿》中拍下精采照片的攝影師爸爸劉振祥,
2010年11月獲得吳三連藝術獎攝影類獎項,
一起來特別轉載這篇來自吳三連基金會當時的採訪文字,
讓讀者更深入認識這位傑出的影像工作者。


 
喀嚓聲下的生命風情~以鏡頭記錄台灣的劉振祥  
文/蘇玲瑤

  天氣陰鬱的秋日傍晚,劉振祥又回到雲門被燒掉的排練場,和往常一樣,為雲門二團明年春鬥的新舞碼拍攝劇照。調好燈光、舞者開始舞動,劉振祥的手、始終沒停過,相機聲喀嚓不停,儘管這裡只剩一小間排練空間,但在舞者心中依舊是天堂、而對劉振祥來說,這裡、也是他進出十六年的另一個家。

  1987年起,劉振祥就開始參與雲門舞集的攝影工作,從南京東路巷內狹小的公寓排練場、一路拍到八里山上的鐵皮屋,二十多年來,前台的舞者風采、台下的觀眾熱情、還有在後台忙進忙出的工作人員,全都凝結在他的鏡頭下,化為一張張歷史。也因此,2008年農曆春節的一場大火,讓他意識到得為雲門做些什麼,帶著像家人般的心情,隔年,他把在雲門排練場前後所拍的照片,集結出版成《前後》這本攝影書,是記錄、也是回顧。

  不只雲門,國內各大劇團舞團的劇照、海報上引人目光的影像,幾乎都是出自劉振祥之手,他形容自己就像候鳥一樣,演出時間一到,就會自動回到各個劇團、舞團,幫忙拍照,也因此和許多表演團隊,培養出深厚情感,如果要將他稱之為台灣表演藝術的最佳攝影師,絕不為過。

  身為國內表演藝術最忠實的記錄者,但其實劉振祥最早從事的攝影工作、卻是在媒體。退伍後進入中時報社,隔年進入自立報系擔任「台北人」攝影月刊主編,在自立待了七年,剛好碰上了台灣民主運動風起雲湧的解嚴前後,一次又一次的街頭運動,劉振祥沒有錯過,街頭抗爭的人群中,總會見到舉著相機的他。從520農民運動、再到野百合學運,不論是警察與遊行民眾拳頭相向的驚心動魄、還是抗議隊伍在拒馬前的忿怒臉孔,全都凝結在他的底片裡,成為一幕幕80年代台灣的時代魅影。

  回顧那段走街頭的歲月,劉振祥印象中最深刻就是1987年的桃園機場事件,當時他被報社分派到高雄,跟著余登發率領民眾、一起北上到桃園,一路走到機場,長時間的投入,讓他跟不少黨外人士結為好友,也讓他透過鏡頭,見證到群眾的力量。

  而擔任自立報系政經研究室研究員的那段時間,則是他最懷念的攝影生涯。當時研究室在沒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很多題目都可以自己規劃,也因此他可以投入在一個題目上,以鏡頭長期追蹤記錄單一的新聞議題,也是這段時期,他在激烈的街頭運動之外,開始以細膩的視野、觀察其他社會議題,像是以早產兒為主角的「巴掌仙子」、遊走在淡水街頭的盲人歌手金門王與李炳輝、甚至是露宿在高雄街頭的流浪漢,冷靜的鏡頭、卻散發著報導攝影令人內心澎湃的張力。

  從事新聞攝影的經驗,讓劉振祥明瞭,影像不只是紓發自我的感受,相片也絕非只是無言的瞬間凝格,而是可以去敘述一些故事、讓社會來了解。舉辦過十多次攝影個展,2000年,劉振祥出版了第一本攝影集、《台灣有影》,亦師亦友的張照堂,在序裡把攝影集分成「社會風景」、「舞台風景」、「心靈風景」三大部分,將劉振祥的攝影生命、做了巧妙的分割:一部分是長期投入的社會觀察、另一部分則是表演藝術的見證,而攝影集最後一部份,則就像是劉振祥呈現自我內在風景一般,魔幻又詩意。

  不知緣由的看倌,或許會被「心靈風景」中、那班剝又重疊的影像所迷惑,但詳知內情後,又會莞爾一笑,原來、這並非來自於刻意的影像後製,而是劉振祥的底片意外在風災中泡了水,但也就因為泡過水後的影像,多了時間的痕跡,竟然就像自己內在要說的話一般,散發出獨特的劉式風格。

  拍街頭、拍舞台,劉振祥也為電影拍劇照。早期拍侯孝賢的「戀戀風塵」、「恐怖份子」,最近則是拍鐘孟宏的「停車」、「第四張畫」,但最新一批的劇照到了他的部落格,則全變成了「第五張畫」,劇照在經過電腦效果處理後,呈現出古典畫般的美感、卻又帶冷峻的後現代況味,而這、或許就是劉振祥的未盡之路,在經歷了「社會風景」、「舞台風景」、「心靈風景」之後,他還要以數位方式來完成「想像風景」,繼續在攝影的道上、走下去。


原文來自:「吳三連獎基金會」官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