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2011

台灣有科學麵,為什麼沒有文學麵?--- 小港包的台北五四三


香港來的土包子
卻寫出正港台灣人才知道的生活趣味!


趣味幽默又觀察入微,香港女孩的台灣生活圖文日記!

小港包的台北五四三

Emily,一個在香港成長、在澳洲求學的女孩,帶著她的貓,
飄洋過海到台灣,開始了她在台北的生活。
我們習慣的台式生活看在香港女孩的眼裡,會有什麼不一樣的亮點?

自稱來自香港的土包子的Emily非常融入台灣,五年的台北生活甘苦經驗,
讓她對台灣的生活、環境、時事……變得很有獨特見解;
成長求學的背景有異,也讓她觀察的角度除了在地性之外,更多了多元文化的視界

台灣巷口的鹽酥雞對比香港街頭的咖哩魚蛋,
美而美早餐店VS港味茶餐廳,
熱炒店VS大排檔,珍珠奶茶VS維他奶……
從家鄉到異鄉,Emily老是吃太飽!



她問:「台灣有科學麵,為什麼沒有文學麵?」
而且還認為包裝上印著老公公的比太空人圖案的更好吃~
吃熱炒要喝蘋果西打,看鄉土劇學台語,把醫院當百貨公司逛……



兩地生活用語大不同—
我說插頭她說「插穌」,你說哈啦她說「吹水」,
「萬子夾」其實是指迴紋針,同事口中的「砍鳳」更讓她摸頭不解……




香港女孩Emily,將她在台北的生活和你我分享,
這些日常生活中的五四三散落在台北各個角落,也許我們常常擦身而過,
或者,也常常同樣相濡以沫;藉著一些趣味的文化比較的觀察,
我們將從習以為常的生活小地方獲得許多意料之外的樂趣。

《小港包的台北五四三》全書圖文並茂,文字溫暖幽默,
透過香港女孩Emily的圖和文字,看這位香港來的土包子細數台北五四三,
換雙眼睛看台灣,你會發現我們的台式生活原來這麼生猛有趣!


  小港包的台北五四三
Emily 著
ISBN 978 986 8687882
全彩148 頁   定價 280

12月29日 上市囉!

前往購書

12/23/2011

我相信他的靈魂會繼續看顧著莎士比亞書店...


林鴻麟在誠品站駐站的第二篇文章上線了!
文中真情流露的文字,記錄下他在巴黎生活時與上週甫過世的
莎士比亞書店店主 喬治-惠特曼先生的小故事,
以及書店門口那句發人深省的話...

我相信他的靈魂會繼續看顧著莎士比亞書店;
這裡依然會是一個充滿書、充滿故事與人情味的地方。



親愛的:

我知道你可能正沉浸在聖誕節過度商業包裝的溫馨氣氛中,為迎接2012年來臨、興高采烈地開始列出有些在最後可能會不了了之的「新年新希望」─其中可能包括:「去巴黎住遊!」但是,我不得不在這樣歡欣季節中告訴你一個你可能會覺得哀傷的消息我敬仰的喬治‧惠特曼(George Whitman)老爺爺和「赤腳歌后」愛沃拉(Cesária Évora) 在上週逝世了。惠特曼逝於十二月十四日,享年九十八歲;愛沃拉逝於十二月十七日,享年七十。

你還記得我總是說,惠特曼老爺爺所開的「莎士比亞書店Shakespeare & Co.」,會是你到巴黎之後我將帶你去的第一個「景點」嗎?


其實莎士比亞書店在我心中已經不只是一個「景點」,它早已像原來的Shakespear & Company書店一樣,成為巴黎的一則傳奇。

在你讀過所有的巴黎旅遊指南裡,應該都會提到這家位於聖母院旁,塞納河左岸的英文書店。有深度一點的指南或許還會告訴你,原來的「Shakespear & Company」書店是由席薇雅‧畢奇(Sylvia Beach)女士在一九一九年開設於奧德翁街( rue de l'Odéon),關於一九四一年。這裡曾是英美文學作家在歐陸的重要聚集地點,「失落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著名作家喬伊斯、龐德、海明威、費茲傑羅、紀德……等就不時在此齊聚交流;畢奇女士還被認為是現代主義最重要的「褓母」之一。這段歷史還出現在伍迪艾倫的最新電影《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裡。

年輕時沒錢買書的海明威把莎士比亞書店當成他的圖書館,汲取了許多文學養分;喬依斯處處遭拒出版的《尤里西斯》也在由莎士比亞書店出版後大受歡迎而成為文學名著。原來的莎士比亞書店便因為這兩個偉大的作家而成為巴黎的傳奇。

今天我們看到的莎士比亞書店是由曼特曼在一九五一年於現址開設的,他取得了畢奇女士的同意,在一九六二年畢奇女士過世後、將原名「Mistral」的書店改為「Shakespear & Co」,延續原莎士比亞書店的「獨立書店」精神,繼續贊助年輕作家;除了出版他們的著作,還提供「沙發」讓他們睡。只要你證明自己會寫作,並能為書店工作一小段時間,你就可以在這間聽得到巴黎聖母院的鐘聲、門前有櫻花樹的書店「沙發」上睡覺,與群書為伴。現在的莎士比亞書店就這樣在塞納河左岸屹立了半個世紀,幫助過許多作家而如同原來畢奇女士開設的第一代莎士比亞書店一樣,成為巴黎的另一則傳奇。


我在第一次到巴黎當觀光客的時候,就已將莎士比亞書店當成必訪的景點。我記得,當時惠特曼老爺爺還在店裡工作,在他看似嚴肅的外表下其實有顆溫暖的心。他完全不會打擾客人,就讓你隨便在店裡想待多久就待多久,想看哪一本書就自己拿來看,即使不買都無所謂。我記得當時有個英國年輕人正在幫他整理書,惠特曼老爺爺細心教他如何為新到書分類,末了還問年輕人昨晚的寫作是否有所進展。

有一次進書店時,正好偷聽到惠特曼老爺爺正對某個當時借住書店沙發的年輕作家說:「沒關係,今天下午我自己來看店就可以了,天氣很好,你應該出去走走,搞不好就可以為你的小說找到靈感!」還有一次則是聽到他在責難一個年輕作家:「不能那樣丟書,對書要更尊敬,而且要更有組織性。把書先在箱子旁分類好再上架,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你寫的東西有時候也會有組織上的問題,這個如果你想聽我的意見,我們再找時間讓我告訴你。」

惠特曼老爺爺就像是這些年輕作家的褓母,讓他們不至於餐風宿露,偶爾還提供他們一些寫作上的意見。即使有時說的是逆耳忠言,也難掩他慈祥的一面。

隨著時間消逝,惠特曼老爺爺漸漸地退居幕後,書店早就由他非常年輕的女兒席薇雅‧畢奇‧惠特曼(Sylvia Beach Whitman)掌管。從名字也知道惠特曼老爺爺為女兒取這個名字是在向第一代的莎士比亞書店主人畢奇女士致敬。


我搬來巴黎住下之後,常常會到莎士比亞書店看書,而且只要有朋友來訪,都會帶他們去那裡。所有來過的朋友無人不愛這個充滿人文氣息的好地方,尤其是書店二樓;那裡的鋼琴是曾經來此拍攝電影的劇組離開後留下來送給書店的,任何人只要有自信彈得好都能現場彈奏;這裡還有一台老打字機供人使用、舒服的沙發讓人可以好好地看書,一小面牆上貼滿了到過這裡的人留下的感謝字條。這一層樓的書是非賣品,為的是要像圖書館一樣,讓人任易翻看,這是惠特曼老爺爺愛心的表現。

幾年後,有雜誌社請我撰文介紹我在巴黎最愛的「觀光景點」,當時我提議的就是莎士比亞書店,並且在訪問惠特曼老爺爺的女兒─現在的莎士比亞書店老闆席薇雅的過程中,更加認識這家我最喜歡的書店。那時候惠特曼老爺爺已經老到不再見客了,於是我沒能跟他說上話。

席薇雅說歡迎我去莎士比亞書店當沙發客,我當時也希望有一天真能這麼做,因為我希望能再見到惠特曼老爺爺一面。

然而惠特曼老爺爺已經離我們遠去了。我相信他的靈魂會繼續看顧著莎士比亞書店;這裡依然會是一個充滿書、充滿故事與人情味的地方。

Be not inhospitable to strangers, lest they be angels in disguise—不要對陌生人冷漠相待,因為他們可能是天使喬裝的。」

親愛的,我希望所有巴黎人都能看懂英文,而且都能來到莎士比亞書店看到這句惠特曼老爺爺特地寫在門上的話,然後他們可以學會對陌生人友善一點,那麼巴黎一定會因此而更加美好。

耳邊聽著愛沃拉的Morna音樂,在她那表達生命苦難的歌聲中,讓我藉著再次提醒你一定要來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走一遭,表達我對惠特曼老爺爺「往生」的淡淡哀傷。



【莎士比亞書店】Shakespeare & Company
地址:37, rue de la Boucherie, 75005, Paris

網站: 點此






12/13/2011

蘋果日報 家居王 專訪龍國英

建築顧問龍國英 最愛窩古董桌下

【洪儷容╱台北報導】
原載於2011年12月9日 蘋果日報 P12

龍國英的大阪辦公室設計很簡潔,只擺用得到的物品,沒有贅物。

每當有人問龍國英:「你是哪裡人?」他一定這麼回答:「我是地球人。」也許是因為他生於台灣,卻旅居日本20多年,對家鄉的定義不像一般人確定,但這也造就他不拘泥於世俗規定,充滿創意的人生。他那位於大阪的辦公室,就很不像辦公室,使用的方式也讓人拍案叫絕。龍國英曾任日本建築大師高松伸事務所的亞太區代表,現在是許多建築企業的創意顧問,促成了許多日本建築師與台灣建商的合作,每天都在為台日及亞洲的文化交流而奔走。


他的日本辦公室其實是兩間,同一棟大樓裡,不同的樓層。4樓的那間被當作「外在辦公室」,是員工辦公和接待訪客的地方,裡面只有一張大桌,幾張椅子,還有一個書櫃。7樓的那間則是「內在辦公室」,光藏書就有1500本,每當他想一個人看看書、靜一靜,或是有好友來訪,就會到這裡來。


穿梭兩空間 轉換心情
穿梭於兩個空間,對龍國英來說不但不是一個麻煩,還是一種美好的脫逃與轉換。
當我們請他提供平面設計圖時,他用毛筆隨意畫了很簡單的示意線條,只能大概看出辦公室是狹長型,大型的桌椅放哪裡,邊講還邊在上面畫線寫字,整張紙畫的密密麻麻。

龍國英隨興地用毛筆畫出辦公室平面圖。方框是桌子,格子形狀的是櫃子。


當我們再問他可否另外提供一張圖時,他拿了一張白紙,當場寫了「日月」二字,然後說:「畫好了。」日是指外在辦公室,月是指內在辦公室。不過他又說:「樓上那間雖然是我看書、休息的地方,可是書是理解世界的方式,所以書庫那間也是『日』。」這十足反應了他的人生觀:沒有事情是絕對的,每一個點都是起點也是終點。

兩間辦公室的內部,簡單到不能再簡單。除了桌椅櫃子和必要的資料,什麼裝潢都沒有。這一則是因為日本對租屋者的限制很嚴格,不允許動土木,但也是因為龍國英希望「需要的東西才放進去」。即使簡單,有幸被擺放進來的物品卻充滿機妙。外在辦公室的那張大桌,不鏽鋼毛絲桌面以日本岐阜縣関市做武士刀的技術做了亂紋處理,光線的折射具多向性,會因為窗外天色或走近者的衣著而呈現不同的顏色。

不鏽鋼桌面做了亂紋處理,光線的折射很獨特,猶如武士刀般凜冽。



除了現代家具,更多的是古董家具,例如100年前的英國桌、1960年代的地球儀與瑞典花梨木餐椅和書櫃、丹麥二手沙發等。這些老件為空間帶來許多心靈上的延伸空間。小物也很精采。小石原窯場的陶杯,京都嵯峨的蓮藕形狀杯墊、有300年歷史的中川政七商店門簾,每一個都傳達著傳統工藝全心全靈的造物精神。他說:「日常生活中遇見再微小的事物,只要好好注視著它,你必定會發現它相通到宇宙。」




設計很簡單 小物精采
不過,最妙的是龍國英使用這些物品的方式。那張有百年歷史的英國古董桌,桌下才是最常被使用的地方,龍國英常常坐在裡面看書。他說:「躲在桌下讓我覺得很有安全感,心很平靜。」雖然用途是辦公室,但是龍國英一直強調這是他的家,因為「一個人在的時間最多的地方,才是他的家。」


對這位創意顧問來說,家無須裝潢,但是家具要有品味;家不用隔間,但是要有兩間,想完全躲起來的時候才有地方可去。還有,家要有很多的書,那是他的內在能量來源,也是他接觸宇宙的通道。

龍國英常常躲在有100年之久的英國古董桌下,享受寧靜。

位於7樓的辦公室為龍國英專用,沙發與腳靠是放鬆與休眠之處。



龍國英日本辦公室小檔案
地點:日本大阪
形式:同棟大樓不同樓層的2間房子,
一個用來辦公與接待,一個是龍國英個人使用的空間
房屋類型:電梯大廈 坪數:共約55
員工人數:1



總是戴著墨鏡、喜歡搞怪的龍國英,其實有一雙溫柔憨厚的眼睛。
圖為他的台北辦公室一角。


原載出處:蘋果日報

11/22/2011

新封面! <龍國英的生活發現>


20則日本文化、生活、消費、設計的現場觀察,
完整集結《2535》雜誌同名人氣專欄文章。

熱血激昂的創意觀察家—龍國英,
以詼諧又深刻的風格文字,
帶領你我重新思考傳統與創新、生活與理想間的無限可能!

三十年前,益永みつ枝握住一只Duralex玻璃杯的瞬間,為何讓她感官如此震撼,
進而掀起日本雜貨風興盛的序幕,甚至成立住宅公司,提供日本更富內涵的生活空間?

日本傳統茶室的四疊半面積裡,藏有「半」的美學觀。而「半」的力量,
如何讓大阪人澤田充以感動力號召居民,不靠政府補助和建商開發,
自力改造閒置商城,成功蛻變為連結工作(ON)與生活(OFF)的生活圈。

「草食男、肉食女」現象大流行、「Tokyo Girl Collection」代代木競技場萬人
現場看秀購物盛況——看日本的 かわいい(kawai)文化和回歸母系社會趨勢,
如何撼動日本女性購物行為,正式進入超扁平消費時代。

傳統和服布料也能化為夏威夷衫,登上巴黎時裝展?
京都「Pagong 龜田富染工廠的京友禪染布料,在社長創意轉型下,引爆驚人業績。
科技代工低利時代之後,重新找回產業傳統與文化的創新「輕工業」
將是未來核心領導產業!

從日本關東與關西的鰻魚飯文化差異體驗,
發現萬物的價值不是僅有黑、白兩種絕對,
多用一點時間,發掘「灰色空間」,才是生活精采之處!


20篇文章、20個觀點

從一只玻璃杯的故事開始,到一次鰻魚飯的經驗,
兼具中日兩種文化視野的旅日生活藝術設計經理人龍國英,
用獨特的跳躍性思考和敏銳創意嗅覺,
將日本生活所見、所聞、所想,如漣漪般擴散,
與你我分享對創意與生活的靈感和發現。

 新版封面
 <龍國英的生活發現>
ISBN 978-986-86878-2-0


11/21/2011

為何巴黎人一頓飯可以吃上三小時?

喜歡《巴黎症候群》妙趣橫生筆法的朋友,注意囉!
鴻麟十一月開始擔任「誠品站」的駐站作家,
每月都會將他在巴黎的生活趣事與文化觀察以文字記錄和大家分享,
一起來部落格每月將同步轉載最新文章。

想知道為何巴黎人一頓飯可以吃上三小時嗎?
讀了這篇就明白囉!


「服務」這兩個字彷彿不存在於法國人的字典裡!

 Salon de Thé au Musée Jacquemart-André

親愛的:

你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台北哪一家咖啡廳嗎?

我不但對我們那次會面的細節記憶深刻,還記得那時候剛好有一句很有名的slogan
「我不在咖啡館,就是在去咖啡館的路上。」那是我們對一本巴黎咖啡廳的攝影集深深著迷的年代,連書中所附贈、在巴黎的咖啡廳裡收錄進來的噪音都覺得真是有fu

海明威年輕時在巴黎常常到咖啡館寫作;年輕的沙特和西蒙波娃也和他們的知識分子朋友們在左岸的咖啡館裡高談闊論、爭辯不已……這些都是我們印象中的巴黎,即便那已是久遠的年代,我們甚至都不知道那時的巴黎長什麼樣子。然而,當時已經來過巴黎當過幾次觀光客的我告訴你:「我更喜歡巴黎的『Salon de Thé』」。

其實巴黎的Salon de Thé(茶沙龍) 跟我們想像的咖啡館好像沒有什麼差別,差異可能只是它們有更多的茶可以選擇,以及通常在傍晚以前就結束營業,或許在午餐時間提供輕食,但不提供晚餐,下午茶才是Salon de Thé的重點,於是也總有不少甜點可以選擇。

搬到巴黎來住之後,我常常跟朋友約在Salon de Thé,一方面是金錢上的考量只喝茶(或咖啡)比起吃飯便宜,而且花的時間也不多,如果相談甚歡可以繼續去喝apéro (餐前酒)甚至吃晚餐;如果不合、那麼分開後還有半天的時間可以利用。

巴黎的Salon de Thé都很有自己的特色。其中Jacquemart-André美術館裡的更是讓我去過一次之後懷念不已。這裡是某個知道我喜歡Salon de Thé的法國朋友帶我來的,我趁著跟他碰面之前的空檔先參觀了博物館的經典館藏。

Jacquemart-André博物館位於巴黎第八區,規模不大不小、剛好可以讓人在兩個小時左右逛完而不感疲累。館內有荷蘭大師RembrandtVan Dyck以及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BerniniBotticelliCarpaccioDonatelloMantegnaTintorettoTitianUccello等人的傑作;建築本身也非常迷人,是一座非常有氣質的博物館。

而博物館的Salon de Thé裡更因為有挑高的天花板(上有Tiepolo的壁畫),和美味的甜點而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成為我常常想念的地方。

前幾天,我心血來潮,決定帶從台灣來訪的朋友到Jacquemart-André博物館的Salon de Thé,而且是專程為了Salon de Thé而來。不用買博物館參觀券就可以到美麗的Salon de Thé喝下午茶,應該會是難得的享受。

不過這次造訪卻讓我有點失望。不是因為Salon de Thé本身,而是那裡的「服務」嚴重傷害了朋友對巴黎的美好印象所帶給我的愧疚。

習慣亞洲親切友善的服務的朋友到巴黎來,最常抱怨的就是這裡餐廳的服務態度。有不少人甚至覺得自己在餐廳裡花錢找罪受,簡直是受到羞辱。

巴黎的服務生最擅長的,是可以在你需要他們的時候看不到你;無論你如何使眼神、招手他們都可以視而不見,點菜、上菜、結帳常常必須等上一輩子;如果你等得不耐煩站起身來大叫「服務員」,肯定會遭到白眼。法國人吃一頓飯可以吃上三個小時,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其實他們花了更多的時間在等待。

我們在Jacquemart-André博物館的Salon de Thé遇到的就是這樣的狀況。等了半個小時才來接受點單、再半個小時送來咖啡、忘了送上我們要的免費可飲自來水、在我要求的半個小時後才送來帳單,又讓我們等上半小時才拿到該找回的零錢!

其實我已習慣了法國人這樣的步調,卻在朋友的提醒之下才驚覺,原來像我早已習慣的對待方式根本毫無「服務」可言。

『他們為什麼可以這麼慢?』朋友問。

我想發生在另一個朋友身上的例子或許可以為他解答。

H在一家咖啡廳裡找廁所,看到一個簾子後藏著一扇門,用疑問的眼光想要求助確認的時候,原本完全經過我們身邊數次而屢喚不理的服務生正好在這個時候於遠方與他目光交接。

Toilettes?』朋友指著那扇門問,用嘴型詢問這個嚴重遠視所以在一百公尺外才能看到他的服務生。

他其實想問的是:「請問這裡就是廁所嗎?」

Oui!』服務生終於露出了當天唯一的微笑,面帶猥褻地點頭說是。

朋友進了那門。正在解手的時候服務生進來了,二話不說脫下了他的褲子獻寶,原來他把朋友的手勢和詢問的眼光解讀成:「你想跟我一起進廁所爽一下嗎?!」

所以,親愛的,如果你到巴黎來,不用納悶服務生為何總是不見人影,他們可能正在辦私事,你所能做的就是跟其他人一樣「等」。

我花了很多時間安慰朋友的情緒,讓他了解在法國這樣的服務算是正常的;若是在郵局、銀行等待才是辛苦呢!至少在Salon de Thé有美好的環境和有氣質的俊男美女相陪!

或者,你也可以學我的鄰居,她有一次等帳單等了一個小時之後,決定不付錢離開。
『這不是我的問題!』她心裡這樣說。

不然,如果你有很多錢,可以去吃米其林星級餐廳,用錢來買他們的好服務。

如果你不期待巴黎平價消費場所的服務能有台灣的五分之一以上,那麼,Jacquemart-André博物館的Salon de Thé還是值得一訪的。


Musée Jacquemart-André
158, boulevard Haussmann
75008 Paris
+33(0)1-45 62 11 59
Metro: Miromesnil
St-Philippe-du-Roule 營業時間:10h – 18h(無休)